张茉楠:底线思维不意味改革向增长低头

2013年08月01日 01:28  经济参考报 

  张茉楠[微博]

  近一段时期以来,从李克强总理“上下限论”,再到中央政治局会议的“合理区间论”,新一届政府的“底线思维”日趋清晰,而这也是求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未来“改革逻辑”的关键。

  到底什么是“底线思维”?本质而言,就是新一届政府对经济下行容忍度在提高,但不能大幅低于潜在增长率;积极主动调结构,但不能危及经济稳定。以系统性预防为主,避免风险过度累积,未来宏观政策会在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寻求平衡,会在维持合理增长水平与推动增长动力转换之间寻求平衡。

  新一届政府为何强调“底线思维”?是因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,威胁持续增长的因素逐步显现。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.6%,这是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五个季度低于8%水平。由于需求低迷在下半年还可能持续,传统总需求管理政策效力大为减弱,经济增长触碰到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限的压力很大。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到底是多少?相对于潜在增长率,中国经济增长率到底是高是低?这些都是“合理区间论”必须探讨的问题。相比潜在增长率,有观点表示,今年二季度7.5%的增速高于6%到7%的潜在增长率;而另一种观点认为,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仍在8.5%左右。

  根据我们的测算,由于人口红利因素的衰减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中国的储蓄率必将降低,从而导致投资率下降和资本形成下降,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可能会由过去二十年的9%左右下降至7.5%左右。如果经济增长大幅低于7.5%,短期内会使得实际产出增速下降快于潜在产出增速的下降,从而短期内扩大负的产出缺口,经济处于通缩状态,而这也是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挑战。

  随着中国经济的“水落石出”,金融债务等风险开始不断上升。国际金融危机以来,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扩张,使得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、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,大量资金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、房地产贷款,导致包括政府、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部门负债率大幅上升,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明显恶化,因此,整固金融部门、政府部门和实体部门的“三张资产负债表”变得尤为迫切。

  有人怀疑“底线思维”是不是改革已向增长低头了?并非如此,经济改革需要未雨绸缪,经济政策需要宏观审慎,“底线思维”恰恰为下一步改革铺路。短期看,宏观经济政策以“稳”为主。财政政策方面,面对财政刚性支出压力,财政赤字安排应平滑化。考虑到一些隐性负债问题,应依据政府代际预算约束合理确定政府消费,避免财政过度透支而引发的财力亏空和债务问题。

  金融货币政策方面,要避免因收紧银根使财政金融风险全面暴露出来。近期,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逆回购对银行间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同时,也采用多种政策工具使银行间利率恢复正常水平,这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,提高货币流通速度,以及激活货币存量。

  不过,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盘活不了中国经济的存量,更解决不了长期激化的结构性矛盾。坚持“底线思维”,保持中国经济的底线增速只是为深化改革赢得时间,最终真正化解风险只能靠改革。而另一方面,中国经济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,不改革就不会获得包括“内需红利”、“城镇化红利”、“制度红利”在内的新红利。

  由此可见,中国“改革逻辑”既不可能是“休克式”的又不可能是“碎片化”的,相信下一步围绕财税、金融、资源、土地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更值得期待。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湖南公布瓜农死因:外力诱发血管破裂
  • 体育世锦赛-孙杨卫冕800自冠军 恒大3-0国安
  • 娱乐传邓文迪聘律师追分手费 总价4400万美元
  • 财经明日成品油迎调价窗口 搁浅几成定局
  • 科技中移动今年不推廉价iPhone
  • 博客冯仑:2020年卖售价不到一万精装房
  • 读书数额巨大遭质疑: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
  • 教育台大老师课程爆红:用生命卖萌(图)
  • 陶冬:手头有钱现在该放在哪里
  • 水皮:楼市调控口径为什么会大变
  • 孙立坚:宏观经济四大问题的政策建议
  • 赵伟: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
  • 江濡山:钱荒背后的金融黑洞有多大
  • 周天勇: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点在哪
  • 小赢妇:主宰中国人命运的两市
  • 叶檀:面对高房价 央行不应推卸责任
  • 董少鹏:谁给中国经济植入悲催基因
  • 陈思进:中国经济的特种病